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医学研究》 > 201216
编号:13749904
加压型钢板固定术后患者的护理
http://www.100md.com 2012年6月5日 《中外医学研究》 201216
     【摘要】 目的:下肢骨折患者通过加压钢板固定术,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使患者达到最佳的康复。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0年1月下肢骨折患者10例,其中男9例(儿童2例),女1例,均行加压钢板固定术。结果:使骨折保持满意的复位,从而达到早期活动,迅速的恢复其功能。结论:精心护理,早期功能锻炼取得满意效果。

    【关键词】 加压型钢板; 固定术后

    中图分类号 R68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674-6805(2012)16-0134-02

    加压型钢板是一种将骨折切开复位后,用多枚螺丝钉将钢板钉在骨骼上,以保持骨折位置的稳定,主要用于四肢长骨骨折。因固定牢固、骨折愈合率高、患者可早期活动等优点,被广泛地应用于股骨干、胫腓骨等长骨骨折,笔者所在科应用加压型钢板治疗10例长骨骨折患者,进行了术后精心护理,健康教育和早期功能锻炼,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2009年1月-2010年1月应用加压型钢板治疗长骨骨折患者10例,其中男9例(儿童2例),女1例;年龄2~69岁;股骨干骨折5例;胫腓骨中段骨折5例;闭合性骨折8例;开放性骨折2例。股骨干骨折患者,因外伤后,受伤患肢活动受限,功能障碍,局部压痛、肿胀明显,患肢向外侧成角畸形,假关节形成,患肢比健侧缩短1~2 cm。胫腓骨中段骨折患者,患肢远端向内成角畸形,小腿中段触痛、压痛、肿胀明显,有异常活动,假关节形成。患儿被车撞伤后,哭闹不安,被动体位,左小腿中下段前内侧可见一纵行长约5 cm,宽约3 cm的伤口,有假关节形成,可触及骨擦感,纵向叩击痛。患肢比健侧缩短0.3 cm。以上病例均经过手术切开复位加压钢板内固定术后,经过细心护理,加强护患沟通,正确指导功能锻炼,患者康复出院。

    2 一般护理

    2.1 体位

    予平卧位,抬高患肢,利于静脉血回流,减轻患肢肿胀。

    2.2 观察病情

    2.2.1 观察患肢远端血液循环情况 术后密切观察患肢远端足背动脉搏动情况,皮肤有无温暖如发现皮肤青紫或苍白、冰凉,患肢远端皮肤肿胀发亮,足趾甲颜色发白或青紫,说明患肢血液循环不良,应及时报告医生并进行相应处理。

    2.2.2 观察患肢远端感觉和运动情况 密切观察患肢远端有无感觉剧痛、护理人员用手触摸患肢皮肤,询问患者有无感觉,患肢远端有无麻木或有蚁走感,检查患肢远端足趾活动情况,如有以上情况应及时报告医生处理。

    2.2.3 预防伤口感染 术后感染是钢板内固定术后比较严重的并发症。术后发现切口敷料有渗血渗液,应报告医生及时更换并随时观察手术切口有无红肿、疼痛及分泌物有无臭味等。若手术后第3天体温超过38.5 ℃,伤口疼痛明显,分泌物有臭味时应及时报告医生作相应处理。

    2.2.4 手术切口引流管的护理 患者回房后,仔细检查引流管是否固定牢靠,是否引流通畅,密切观察手术切口引流物的颜色,若引流物颜色鲜红、量多,说明有出血的可能,应立即报告医生进行处理。术后2~3 d根据引流物颜色情况若引流液颜色逐渐变淡,即可拔出引流管。

    2.2.5 预防脂肪栓塞 加压钢板挤压髓腔产生压力,导致脂肪微粒挤入静脉血管内,使心、脑、肺脂肪栓塞,引起相应器官供血不足症状,患者出现胸闷、气喘、呼吸困难、面色苍白、嘴唇紫绀、烦躁不安、表情淡漠、嗜睡,脉搏细数、血压下降应及时报告医师并立即进行相应处理。

    3 心理护理

    由于手术后患者惧怕疼痛或者当心固定物移位因而不敢活动患肢,护理人员应与患者沟通耐心地做好解释工作,解除其恐惧心理。

    4 加强营养,促使伤口愈合

    指导患者饮食应进高维生素、高蛋白、高热量富含钙、锌的食物。避免辛辣食物。

    5 正确指导功能锻炼

    功能锻炼是骨科手术后预防发生关节僵硬,肌肉萎缩或粘连等有效措施,在指导患者进行功能锻炼时护理人员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向患者说明进行功能锻炼的意义取得患者的合作;即要鼓励患者积极活动又要注意循序渐进;锻炼过程中,要强调患者主动运动,禁止强烈的被动活动,这要做不但无益,反而有害。功能锻炼方法因人和部位而异,一般可分为三期进行。早期:手术麻醉消失后指导患者肌肉自主的、充分的收缩和舒张即股四头肌等长收缩和舒张、踝关节用力背屈及伸屈活动,并活动五个足趾,2~3次/d,因肌肉静力性收缩运动可以促进关节功能和周围淋巴水肿消退,促进患肢功能恢复。中期:术后第2~3周开始指导患者除上述锻炼外,未被固定的关节应开始活动,活动范围逐步增大,直腿抬高,以防肌肉萎缩,可以开始扶拐下地练习行走。晚期:骨折愈合比较牢固,可进行全面的肌肉和关节活动。患者在被动活动同时应注意主动活动,以增强肌肉收缩力,促进血液循环,不仅有利于骨折愈合,还有助于保持和增加关节活动范围。

    6 做好出院指导

    嘱患者出院后半年内避免负重的体力劳动,护士应将康复意义、方法和注意事项详细告诉患者,使他们自愿的进行康复锻炼,以确保康复治疗的完整性和有效性,定期到医院复查,在功能锻炼过程中出现不适,应及时到医院就诊[1-3]。

    笔者所在科收住的股骨干骨折及胫腓骨骨折患者经过切开复位使用加压钢板内固定术固定,此手术方法固定牢固,患者能早期进行功能锻炼,特别是边远山区医疗知识缺乏,康复护理工作带来新的挑战,经过对10例不同年龄的患者进行精心护理和积极的康复护理,缩短了患者住院时间,避免了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对患者的身心健康与肢体功能的恢复起到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李武平.外科护理[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184-185.

    [2] 许金枝,王瑛.下肢骨折后功能锻炼时间与方法的探讨[J].护理研究,2005,19(3):506-507.

    [3] 曾志远,方汉萍.股骨骨折早期整体康复指导[J].中国康复,1999,14(4):239-240.

    (收稿日期:2012-03-26) (编辑:徐睿瑞), http://www.100md.com(余正花①)